【茶包射手日記】又來了,免洗筷有多毒--找碴篇

免洗筷真不愧是科展的一哥,繼四年前幫台中的小朋友奪下臺中市中小學科展化學類第一名,今年又幫幾位國中同學榮獲桃園縣科學展覽第三名: (為避免日久連結失效,保留原文如下。來源: Yahoo奇摩新聞 )

免洗筷有多毒 六和國中生報你知

〔記者羅正明/平鎮報導〕日常用品中,什麼東西最毒?平鎮市六和高中國中部學生用免洗筷泡過的水拿來飼養黑殼蝦,結果2小時蝦子抽搐、1天內死亡、5天後爛掉。學生用此項實驗參加科展拿到第3名。學生表示,免洗筷最毒,即便熱水燙過,也名列第二毒。

六和高中國中部學生參加全縣科學展覽包辦第1、3名,其中找出最毒日常用品這項最受矚目,因為和大家生活息息相關。

指導老師陳念雯、梁思梅及學生劉冠志、蔡育儒、宋柏儒、謝皓任等人,透過實驗發現的最毒日常用品前3名依序是免洗筷、燙過的免洗筷、自助餐店裝湯外帶的半透明塑膠袋。

宋柏儒等人先用500cc的冷水浸泡免洗筷,然後加熱到80度,再等到自然冷卻,前述步驟重複10次,再用這種水飼養5隻黑殼蝦,結果2小時開始抽搐,1天就死亡,經過5天後,飼養水體變混濁發臭,完全看不到蝦的蹤影。

如果以這種水孵育綠豆芽、養殖浮萍,得到的結果差不多,5天內植物就會枯死。

燙過免洗筷 還是很毒

學生們再用熱水燙過免洗筷,丟掉燙過的水後再重新浸泡,也有前述重複10次浸泡冷卻後,拿來養5隻黑殼蝦,結果是第2天才死去,顯然免洗筷燙過後還是很毒。

學生們表示,重複10次泡免洗筷溶出免洗筷內的二氧化硫。二氧化硫是用來漂白、消毒之用。不過他們沒有檢驗水中二氧化硫的濃度。

學生們建議,能不用免洗筷,最好不要用,非要使用的話,一定要先燙過再用,減輕毒性。

毒性名列第3名的是半透明塑膠袋,裝湯後溶解出來的是雙酚A、可塑劑,實驗第3天5隻蝦就會全死光。

另,學生們還奪下數學組第1名,研究主題是可變式密碼,學生們找到數字相加、相減後的規律性,再以規律的數字代表一組國字,收到密碼的人,必須另用程式才能解讀出裡頭的意思,藉此防止軍事機密外洩,創意得到評審肯定。

再強調一次,PO此文並非要否認免洗筷危害健康的事實,也認可同學研究的熱情,只是覺得遺憾,為什麼指導老師、評審委員不多教小朋友一些科學研究精神? 在做學問的過程中,並非答案正確就能得分,要看研究方法、推演過程是否符合邏輯。當研究方法不正確,面對已知答案的議題(例如: 背負二氧化硫惡名的免洗筷),在結果未符預期時還能有所警覺;若是拿來探索未知的領域,得到正解的機率與丟銅板無異!

回頭看國中同學的實驗,有哪些地方不符合茶包射手心目中所謂"科學實驗"的精神?

  1. 致命要害--缺乏對照組
    如果不用免洗筷,那麼該使用什麼餐具? 木頭筷子、不鏽鋼筷子,或許是塑膠筷子? 理論上替代餐具也應經過冷水浸泡及反覆加熱10次,一樣拿來養蝦子種綠豆,若真有明顯差異才能推論"免洗筷對蝦子、綠豆有害"。
  2. 動植物實驗結果的代表性問題
    蝦子與綠豆的生存條件及對有害物質的反應與人類不完全相同,其實驗結果是否能直接推論對人體的影響有待商榷。海水魚在淡水裡無法生存的事實,不能用來推論淡水對人類有害。不過,報導中倒未提到"因為蝦子綠豆都死了,所以人的健康也一定會受害"的速食結論,如果只是用"大X新聞"或"2X00全民開講"式標題: "蝦子綠豆都死了,人類能忍受?",只停留在"有根據的懷疑",就還符合科學精神。
  3. 無關實驗宗旨的煽情演出
    "飼養5隻黑殼蝦,結果2小時開始抽搐,1天就死亡,經過5天後,飼養水體變混濁發臭,完全看不到蝦的蹤影。"<--總覺得這一段是為了增加戲劇張力才加入的激情演出,將蝦子屍體泡在水中四天任其腐敗水濁,再來高呼"好可怕!",把罪過都算到免洗筷頭上,大過灑狗血。不管蝦子是老死病故或是意外喪命,泡上四天都會是這般結局;再說,若免洗筷水能讓死蝦四天不腐,那才叫毒到極點吧?
  4. 沒有根據的推論
    "學生們表示,重複10次泡免洗筷溶出免洗筷內的二氧化硫。二氧化硫是用來漂白、消毒之用。不過他們沒有檢驗水中二氧化硫的濃度。"<--既未化驗,為何實驗結論中冒出個二氧化硫來? 又怎能斷言這起命案與二氧化硫有關?
    "裝湯後溶解出來的是雙酚A、可塑劑"<--同理。
  5. 未善用相關文獻
    找資料是做研究的第一步,雖然自己發明加密演算法很有趣也很有創意,但同學們若讀過一兩本密碼學的書,就不該覺得"這個研究結果可以用來防止軍事機密外洩"。(國防部長先生,同學們只是說說而已,您別太認真!)

我對科學教育的領域完全外行,或許,傳統上國中國小科展講求的重點並不在整體嚴謹性,在乎的是同學們的創意與熱情,否則拿科學期刊的標準來評審,只怕科展獎項會永遠從缺。但還是覺得記者在報導這類新聞時,應用更嚴謹的態度觀之,負起一點教育讀者的責任,而非把這則新聞視為生活花絮,跟著瞎起哄高呼"撕溝椅"(すごい)。當然,我是說如果真的有人在乎"科學教育"的話...

歡迎推文分享:
Published 29 April 2010 04:26 PM 由 Jeffrey
Filed under:
Views: 42,503



意見

# 哇沙米 said on 29 April, 2010 12:09 AM

Myththreads XD!!

# Leo said on 29 April, 2010 12:16 AM

一早看到新聞後,我也是有濃濃的...囧感....

沒對照組,沒驗水中成份,而且還把筷子反覆加熱 10 次...

免洗筷當然對身體不好,但是這樣的「科學實驗」,實在很...

如果把市售的木頭筷或塑膠筷,反覆加熱 10 次,我想,可憐的蝦子們還是會仆街吧 @@

# 米斯特。載卡多 said on 29 April, 2010 12:45 AM

最近才在我弟的噗看到他講類似的新聞,

今天就看黑大將【茶包射手】之精髓發揮出來,

不得不讓我拍案叫絕呀。

# 米斯特。載卡多 said on 29 April, 2010 12:49 AM

其實我比較在意一點,就是那些科展的評審委員是不是有健忘症;

黑大在開文有提到:

「繼四年前幫台中的小朋友奪下臺中市中小學科展化學類第一名,

今年又幫幾位國中同學榮獲桃園縣科學展覽第三名...」

那以後科展都展免洗筷就好了..

為啥專題 or 論文不能比照辦理呢?

# lsk said on 29 April, 2010 07:51 PM

因為一個是臺中市中小學科展

一個是桃園縣科學展覽

各自縣市內比的

中小學科展不會太有精準度的,如果你中小學時也參加過科展就知道,大都是指導老師"協助"的作品

大都是在比創意,就是以前沒人做過的,跟在現場和評審員說明的表現

# Phoenix said on 29 April, 2010 08:02 PM

加熱到80度反複10次的水來養蝦的真正死因可能是水中的含氧量已經嚴重不足(認真

# 路過的貓 said on 30 April, 2010 12:54 AM

蝦子是窒息死的吧orz

# NiNi said on 30 April, 2010 05:19 AM

搞不好矯情的部分是記者的認知?

# Perry said on 04 May, 2010 02:47 AM

雞蛋挑骨頭一下,本文唯一不符合科學精神的一句話,就是「如果只是用"大X新聞"或"2X00全民開講"式標題」的各打50大板....拿掉任一者,此句話尚可成立;以1:1比例看待2者....似乎就與一般鄉民的眼光的科學程度無異....

# 玉山 said on 20 June, 2010 11:44 PM

5隻蝦子的樣本會不會太小?黑殼蝦很便宜。

有無重複組?

水溫範圍?有無打氣?溶氧量有無測量?

有無餵食任何食物?有無水草?

250CC養5隻蝦子,水量會不會太少?因而累積了代謝廢物?

如果沒有全死,死掉的蝦子有無儘速移除?

此外,對照組也應該有”完全沒有浸泡任何東西”的,只是重複加熱10次。

# ~OO~ said on 23 November, 2010 06:54 PM

贊助商是....鋼鐵筷子公司

# Paul said on 21 November, 2012 10:17 PM

我不是找碴!  但是可知道他實驗的樣本總共有幾種? 是那些物項? 而得到此答案。可有實驗報告之全文。

# ntustzeus said on 05 January, 2015 10:40 PM

看到有人貼這篇文,還在文末加上請轉發,一看就先覺得是謠言,搜尋一下,就到這來啦~

看完起碼知道真的有這件事,至於結論的可信度就存疑了,所以看到有人引用他想說服人時,還是當謠言處理就好

實驗要能說服人,應該要有比較嚴謹的測試方式,免洗筷算很容易做的實驗了,應該多動腦想一下有沒有更好的方式

# ling said on 27 June, 2015 05:41 AM

也有學生做過比較了.........

比較塑膠筷、不銹鋼筷、免洗筷、上漆木筷那一種最安全,泡水四天後免洗筷生氣泡、臭味,其他的水質都很清澈。

news.ltn.com.tw/.../166969

免洗筷泡水 綠豆喝了爛掉

2007-11-09

〔記者孟慶慈/台南報導〕

免洗筷衛生、安全問題一再被報導,文賢國中學生實驗結果也很嚇人,浸過筷子的水氣味難聞、冒氣泡、混濁,水拿來澆綠豆,綠豆長出胚根後即逐漸腐爛,學生們大為震撼。

免洗筷的問題究竟多嚴重,三名學生決定深入了解,做了三種實驗:

一、以五雙木質筷、免洗筷做實驗,項目包括泡水觀察、浸泡水對綠豆生長影響、浸泡水酸鹼值等。

二、清理過的免洗筷是不是可以讓人放心。

三、比較免洗筷、塑膠筷、不銹鋼筷等看那一種最安全衛生。

第一項實驗,木質筷、免洗筷泡水廿四小時後,顏色都變得混濁,大多數還會產生氣泡,氣味難聞,一週後水中沉殿物增加,水盆底嚴重發霉。

將泡筷子的水澆綠豆,一週後綠豆只長出一點點胚根,長不出胚芽,還逐漸腐爛,酸鹼測驗,PH值約二,屬強酸性。

有人使用免洗筷前會沖一沖,學生們又分別將免洗筷煮沸十分鐘、用清潔劑洗後照紫外燈卅分鐘、只用清潔劑洗、沖自來一分鐘、飲水機下沖一分鐘等,五種方式處理後的筷子浸水九天後一樣有氣泡、混濁、發霉等現象。

最後比較塑膠筷、不銹鋼筷、免洗筷、上漆木筷那一種最安全,泡水四天後免洗筷生氣泡、臭味,其他的水質都很清澈。

# Jeffrey said on 28 June, 2015 02:45 AM

to ling, 你列的這份研究嚴謹多了,我認為這樣才算符合科學精神。

# rainny said on 28 June, 2015 11:08 PM

我覺得 ling 貼的實驗還是無法說服我,因為塑膠筷、不銹鋼筷、上漆木筷中只有木筷接近免洗筷,但是木筷上漆後有一定的防腐作用。我想加入竹子(無皮)曬乾來對照才會說服我。

你的看法呢?

(必要的) 
(必要的) 
(選擇性的)
(必要的) 
(提醒: 因快取機制,您的留言幾分鐘後才會顯示在網站,請耐心稍候)

5 + 3 =

搜尋

Go

<April 2010>
SunMonTueWedThuFriSat
28293031123
45678910
11121314151617
18192021222324
2526272829301
2345678
 
RSS
創用 CC 授權條款
【廣告】
twMVC
最新回應

Tags 分類檢視
關於作者

一個醉心技術又酷愛分享的Coding魔人,十年的IT職場生涯,寫過系統、管過專案, 也帶過團隊,最後還是無怨無悔地選擇了技術鑽研這條路,近年來則以做一個"有為的中年人"自許。

文章典藏
其他功能

這個部落格


Syndic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