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不專心吃飯怎麼辦? 我的嘗試~
“吃飯不專心”是許多小朋友的通病。明明不過半碗飯,邊吃邊玩,聊天發呆,硬是可以吃上兩小時,最後午飯搞成下午茶,晚餐磨到變宵夜,一場場吃飯大戰不時在家庭餐桌上演,通常會以冷飯菜 + 臭臉小孩 + 抓狂父母收場。
這是個古老命題,是為人父母者的FAQ, 網路討論不少、育兒書籍也有專章,許多專家學者更是早有"對策": 不吃零食、不開電視、減少分心來源、逾時就倒掉讓孩子挨點餓...
但我要很無情地說,依邏輯推論,如果上述對策真能輕輕鬆鬆貫徹施行、快快樂樂一帖見效,"孩子吃飯慢"也不會一直成為被熱烈討論的議題。
是的,吃飯不看電視、禁止玩具上餐桌,臭小子照樣可以用一粒飯、一根筷子自得其樂地玩起家家酒,或是兩個小鬼一搭一唱講起相聲。當然也試過逾時倒飯且不給零食的大絕,奇怪的是,傳說中"下一餐就會狼吞虎嚥"怎麼沒如書上重現,隔餐照樣出現兩隻"小”老牛拖著車,氣到爹娘想吞筷輕生。(一直懷疑黑暗家小孩受過魔鬼特訓,可以48小時不吃不喝?)
檢討原因,我的詮釋是: 不像電腦,每個小孩子都有其獨特性,執行同樣的指令不一定得到同樣的結果;依照權變理論,管理需要因時因地制宜,同樣的,教孩子不能盡信別人的經驗,得靠自己摸索出專屬的解決方案。
依這幾年Tuning的心得,我們家分配到的這兩款機型,吃軟不吃硬,生來不怕威脅恐嚇,寧可噘嘴無語暗自掉淚也不想跟你妥協(而我不想動棍子);正面鼔勵通常效果較好(例如: 舉辦比賽給獎勵之類的),能讓他們能專注在吃飯上,成功機會較高。只是,常態地以獎勵換取原本應履行義務易造成價值觀偏差,不適合長期使用,只能當成緊急時打破玻璃才能取出的"大絕道具"。
最近,我嘗試了新做法,善用家裡跑Windows 7 Media Center的優勢,寫了一個吃飯時間倒數程式,於吃飯時"播放": (倒數時顏色會由綠漸漸變紅,增加吸引力及顯著性)

效果挺不錯的! 實驗結果,30分鐘吃完是個輕而易舉的目標,孩子並不會因倒數緊張而狼吞虎嚥(原本很擔心這點),而數字倒數及顏色變化顯然比爹娘的嘮叼更能有效提醒,維持小孩的對吃飯的專注。經過幾餐測試,不用板著臉"諄諄提醒",兩個小鬼都能自動自發地在30分鐘內把飯吃光光。
或許隨著新鮮感下降,這工具的邊際效用會遞滅吧! 到時還得想想如何在其中加點變化及趣味性...
想試試的人可以點這個連結。